众所周知,运动对血糖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,在糖尿病的治疗中,饮食和运动占很大一部分。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,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能够有效降低血糖,那么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哪些呢?
运动一:游泳
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,几乎所有的肌肉群和内脏器官都要积极参与活动,能增强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,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,能改善胰岛素抵抗,提高胰岛素作用。游泳适用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,一般认为:
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和血糖在11.1~16.7毫摩尔/升(200~300毫克1分升)以下者,以及I型糖尿病稳定期病人均适宜;
年轻力壮的糖尿病患者,每周大运动量(游泳后脉搏频率120~140次/分钟)的游泳锻炼不应超过2次;
中年糖尿病患者宜进行中等运动量(游泳后脉搏频率90~110次/分钟)的游泳锻炼;
老年糖尿病患者宜进行小运动量(游泳后脉搏频率70~80次/分钟)的游泳锻炼。
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再游泳,不可空腹及睡前游泳。双脚出现皮肤损伤、溃烂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游泳,以免造成感染。游泳时应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及饼干、糖果等含糖食物,以备发生低血糖时能马上得到救治。
运动二:慢跑
慢跑能促进新陈代谢,消耗大量血糖,减少脂肪存积,预防血脂异常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等并发症,对糖尿病患者稳定病情有益,但要在医生认可以后进行。开始练习慢跑的体弱者可进行短距离慢跑,从50米开始,逐渐增至100米、150米、200米,速度为30~40秒/百米;慢速长跑的距离可从1000米开始,适应后每两周增加1000米,建议增至3000~6000米,速度掌握在跑1000米用时6~8分钟。
饭后不宜立即慢跑,也不宜在慢跑后立即进食。慢跑宜在每天上午9~10点和下午4~5点进行。进行慢跑要持之以恒,循序渐进,不要急于求成而盲目延长距离或加快速度,也不要随意间断或偶尔跑一次,这样达不到运动治疗的目的。慢跑结束前,要逐渐减慢速度或改为步行,切忌突然停止或蹲下休息。
运动三:爬山
爬山可使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,促进身体比静坐时更多地利用血糖,从总体上降低血糖;爬山能加速脂肪的分解,改善脂肪的代谢,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。爬山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态,消除不良情绪。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饭后1小时开始爬山或在爬山前少吃一些食物,以免发生低血糖。爬山的过程中不宜突然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,以爬山不感觉过度疲劳为度。
运动四:踢毽子
踢毽子不但要跳,上肢、颈部也要随之运动,同时也能充分活动到腰部,对于调节全身血液流量,加速血脂、血糖的代谢,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,从而使降血糖作用比较明显。
刚开始踢毽子,宜从每次5~10分钟开始,一两个月内将踢毽子的时间延长到20~30分钟。踢毽子前先做15分钟左右的热身,以免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。
中老年人踢毽子,可以从不十分激烈的动作开始,要以不出现心悸、气促为度。
每次结束运动时,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,踢毽子的时间过短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,一般20~30分钟降血糖的效果最佳。
糖尿病人群应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慢性有氧运动,切记不可空腹运动,避免发生晕厥、昏迷的情况,在运动时口袋里可随身携带糖果,避免发生低血糖。
来源: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