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6月6日是第十个中国房颤日。为了普及房颤知识,提升百姓对房颤的认识,做到及时发现房颤,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专家带您正确认识房颤。
一、什么是心房颤动?
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。正常情况下,我们的心跳是规律的,心率在60-100次/分,脉搏也是规则的,当发生心房颤动时心跳会变得时快时慢,毫无规律而言。心率的异常会导致不适的症状,患者会觉得心慌、胸闷、气促、头晕等,因而到医院就诊,也有很多人发生了心房颤动却没有任何症状,而是在体检或者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。
二、心房颤动有什么危害?
房颤发生超过48小时就有可能发生心房附壁血栓,这种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液流向全身各处,阻塞血管形成栓塞,如阻塞脑动脉、下肢动脉、肾动脉,其中脑栓塞发生率最高,致死致残率高,且易复发。另外房颤会增加心衰、心肌梗死的风险;会增加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风险;生活质量下降;增加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等。
三、哪些情况会导致房颤?
肥胖、缺乏运动、睡眠呼吸暂停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冠心病、心衰,甲亢、饮酒、吸烟、摄入咖啡因,但是这些危险的因素都是可逆的。
四、如何预防房颤的发生?
1、治疗基础疾病,如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风湿性心脏病、肺心病、心肌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糖尿病、甲亢等。
2、保持良好的心态: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和精神紧张,心态平和
3、改变生活方式:控制体重、戒酒、戒烟、避免长期服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质,如茶、咖啡、可乐等、谨慎服用非处方药物、改善睡眠等。
4、定期体检。
5、当发生心慌、气促、头晕时要及时就医。
目前,房颤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心血管疾病,症状可能轻微,或者无症状,但危害大,可导致卒中、死亡等严重后果,值得关注。
【专家简介】
王虹,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任,主任医师,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。辽宁省生物细胞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学组理事。沈阳市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委员会委员。沈阳医学院兼职副教授。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及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,在急性心梗、心绞痛、高血压病、心力衰竭的诊治及冠脉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